文/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李雷
近些年来,在行业中叱咤风云的企业最受公众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成为新思路的焦点。在众多的大事件中,不管是腾讯QQ、肯德基还是陆虎、英特尔,屡屡发生的换名改标的事件,有的让大家眼前一亮,有的则感觉到一头雾水。据麦肯锡说,企业要想把新商标运作好,就要投入超过原商标品牌建立投入2倍的费用,这么大的资金开销,企业为什么还一定要改名换标呢?
改名,就是更改企业名称或产品、服务商标名称,虽然现代企业往往统一了企业名称和商标,但是大部分改名并不意味着企业名称的根本性变化,改变名称的一部分成为大家更多的选择。换标,就是改变商标图样,组合商标中,可能是对于图形的根本性修改,也可能是改变文字图形的组合方式、颜色、比例,或是适应市场的要求,进行细微的调整。
改名换标的结果,首先是一种新的变化,企业家往往过多地从经营的角度去考虑分析,见诸报端的观点也基本上把这种现象归结为的品牌战略的一种表象。但是,不管是改名,还是换标首先意味着商标权的变化,从商标的方向去思考,剖析改名换标的原因,也许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新的结论或经验。
原因一、定期微调,以新换貌。
诸多具有先进品牌管理经验的企业,随着自己的经营的不断扩大,需要树立不断变化的品牌形象。这样,定期的改变商标式样,就成为了达到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纵观有一定历史的跨国公司,很多采取定期换标的方式去适应市场的需求,这种做法是他们一种常规的市场策略。
作为全球最有价值的品牌之一,可口可乐视觉标识中的基本元素是价值凝聚的重要部分,在换标时,会在原有标识基础上加上更适合市场的现代元素。比如上次换标,经典的英文可口可乐字体和红色没有改变,但在红色背景中加入了暗红色弧形线,整体红色变得更有深度。
尼康作为老牌光学企业,历史上也有近7次更换商标,作为文字商标的英文NIKON没有改变,但是文字的形式有细微调整,现在使用的商标还添加了时尚、现代的条文元素,使这一品牌的现代感更加符合消费群体年轻化的需求。
肯德基在前不久全球同步推出了第五代上校商标,也是进一步强化品牌形象的手段。另外,也有企业为了纪念经营时间,比如50周年、100周年等,也会推出换标以达到变化的目的。
这种更换商标的行为,其核心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刺激市场,法律风险不大。但是要注意启动时间,和对于改变的法律论证。如果更换商标以后,商标还未注册,不但会给消费者带来误导,还有可能造成其它方面的麻烦。“雕牌”作为日化市场中优秀的本土企业,很早就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品牌国际化的进程中,把复杂的浪花、文字、雕图形商标进行更换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把雕图形独立出来的过程中,发现因为整体识别效果的变化,很难单独注册,因此,如果当时贸然启用这件更改的商标就会造成大麻烦,而专业的法律论证,帮助企业规避了风险。
原因二、市场战略,以换促新
这里有一个真实的故事。提到励志美丽公司,远不如提到宝宝金水名气大,这个公司在经营到第8年的时候,当年的经营额竟然是前7年的总和,这个令所有人感到震撼的效果仅仅是把原来的商标更换成“宝宝金水”。
针对市场,一次性改名换标也是企业采取的重要能手段,企业除了在标识上要符合潮流,还必须找到感觉,了解消费者真正的需要是什么。以前不讲究品牌经营的时候,像“飞轮”牌罐头这样的案例有很多,消费者心理上有了怕把牙打掉的顾虑,当然商标就是不合适的。
励志美丽公司了解市场,特别是准确的了解了消费者,把对儿童无害的驱蚊产品定义为“宝宝”和“金水”的组合,实在是令人拍案叫绝。他们首先为注册“宝宝金水”商标而买进了“宝宝”商标,接着在拿下“宝宝金水”商标后彻底改名换标,随后为了应付商标淡化,又注册了“金水”商标。在随后出现的众多同行为了搭“宝宝金水”的便车,而一窝蜂的采取各种方式淡化该商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宝宝金水”是非常适应市场的。
据报道,柯达公司目前在全球胶片市场萎缩的情况下,销售额和利润都大幅度下降,前不久柯达的换标,也表现出他们重视数码产品,改变经营策略的决心。
类似案例还有很多,在市场需要发展的时候,通过更换商标来实现变化的目的,是一个明智之选,比如银联更换标识,以及几年前的国航换标。在国际航空业萧条的大环境下,国航不仅通过并购重组了新国航,还更换了商标,这也是国际航空业的一个趋势。这个举措,据说要花掉国航1个亿,但是,准确的定位有可能会成为事业发展的新里程碑。
同样的,当企业要投入巨资去变化商标的时候,能不能准确地取得商标权是个关键,不然就会造成巨大浪费。取得商标,还要看取得了哪些类别的专用权,如果仅仅是单一的产品类别,将来的经营势必会造成影响。
有一个现在非常深入人心的瑞士表品牌,叫做TAGHuer,大家现在注意到这个叫做豪雅的品牌风靡世界,有诸多名人代言。可能很多人都忘记了,改革开放初期,这个品牌的中文名称是“豪华”。显然,如果继续沿用“豪华”品牌,虽然可以延续一些经营历史,但是,现阶段未免太显土气。所以,“豪华”变成了“豪雅”,产品也扑天盖地的展开了营销攻势。类似的案例还有瑞典名车“富豪”,改称沃尔沃,实在也是时代的需要。但是,豪雅这个换标只是局部胜利,因为该公司同样有着良好品质的眼镜产品不得不放弃“豪雅”这个名字。英文虽然可以一模一样的使用,但中文不同的命运实在是尴尬,只因为当初改名换标的时候没有注意到中国眼镜行业早已经因为“豪雅”这个品牌打起了官司---商标早就存在了。如果之前有详细的调研,对于商标的各个类别都有考虑,就可以弥补这一缺陷,至少可以将商标统一成名称一致。
另外,随着经营的国际化,涉外商标的问题显得越来越关键,这就要求企业在改名换标时换标把眼光放得更远,是否能够达到国际注册的标准是另一个重要问题。
原因三,国际化受阻,以换求变。
前不久华为换标让大家眼前一亮,原来比较古板正统的商标变成了活跃、现代、颜色鲜艳的新标志。华为也把这个举措看成是进一步加强在海外竞争力的重要一步。而为此进行的商标保护,也是比较完善的。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前几年联想换标的则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虽然同众多大公司一样,联想选择了专业公司负责这期间的公关形象,但是从LEGEND到lenovo,还是很容易看出换标的根本原因。联想要想把市场做到全世界,就要在各个国家拥有商标专用权,但是由于前期定位和后期跟进中的问题,LEGEND已经很难大面积在国外注册,由此催生的改名换标虽然有一些无奈,但是倒也及时、准确、彻底。
同联想类似,日本松下公司长期使用的NATIONAL商标,由于无法在美国及一些国家注册,长期遭遇营销过程中的尴尬。松下公司在从Ntional转变到PANASONIC的过程中,用了二三十年的时间,从产品上一点一点换,从销售区域上一点一点换,显示了强大的知识产权操作水平,这不是一次发布会宣布的改变,而是按照时间和地域逐步变化的战略,现在PANASONIC在世界各地生意红火,松下知识产权团队的功不可没。
最近几年,中国一些公司把竞争实力充分的展现到各个国家,海外市场也变成了重要盈利区域,无一例外的,几乎每个公司都遇到过涉外商标的问题,不是商标在多个国家被抢注,就是英文名称是通用词汇,很难注册。对于这些公司,良好的商标经验是非常重要的,首先需要提前考虑海外商标注册,其次要重视商标被抢注后的救济。05年、06年,很多在国外市场销量很好的汽车品牌,遭遇到代理商抢注等诸多知识产权危机,对于他们而言,在国外改名换标不失为一个好出路。
另外,市场国际要求商标国际化,拼音商标国外往往都很难发音,实在需要考虑更换。比如“四通”,英文商标是“stone”,不仅规避了拼音,还解决了发音的配合,而且,还有良好的含义。后边还会提到一些更改英文商标的案例。
原因四,国内商标被抢,以变争胜
同上边一点类似,很多企业的商标在中国国内被抢注,最后的结果是不得不改变自己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的品牌,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
若干年前,辉瑞公司的药品“伟哥”,被中国好几个的企业抢注,辉瑞不得不暂时放弃在消费者中享有盛名的老名字改叫他名。
近两年以来,每一个稍微关注进口汽车的人都会被进口汽车的改名弄得晕头转向。凌志,丰田公司的“平民奔驰”,常期以来成为欧美豪华车的有力竞争者,现在改成了“雷克萨斯”;“绅宝”,因为超强的操控性和内敛的外表,赢得了“贴地飞行”的美誉,现在叫做“萨博”;“佳美”,丰田公司著名的中型车,不得不把自己的名字改成“凯美瑞”,不管公司怎么宣传,老百姓怎么猜测,都无法掩盖商标被抢注的事实。这种情况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市场比知识产权来中国早。很多进口车首先是由境外的代理商卖到中国,中文名又都参考了香港、台湾的翻译,比如“奔驰”就先后用过“本兹”、“平治”,等公司正式运作中国市场的时候,才发现改名换标已成为必然的手段。有媒体认为,著名越野车品牌“陆虎”改为“路虎”是经营现代化,面向年轻群体的表现,这就误解太深了。福特收购了land rover以后,一方面要面对改名的困境,另一方面,在面对血统上本是同门的“罗孚”(rover)竟然要改名叫陆虎的时候,相信商标困境给经营带来的麻烦可谓让人哭笑不得。
在我们代理的案件中,有一个更典型的案例。荷兰皇家宝盾公司,是世界上旋转门的发明人和近百年来高端市场的占有者,政府首要机关和豪华酒店都会以是否安装了“boon edam”旋转门作为实力的标志。这种产品首先由香港人卖到中国,等宝盾公司自己在中国设厂开展事业的时候,“宝盾”已经誉满中国, 然而,一些作坊式的企业却通过商标抢注拼命搭便车,除了抢注宝盾,还造出了诸多“XX宝盾”的品牌,他们围着宝盾开厂,在展会上宣传自己是有正规注册商标“宝盾家族”成员,甚至通过合资提升自己的地位。但是,我们注意到,真正的大公司,哪个是靠傍名牌生存的?中国目前类似的局面,应该得到各方面的关注,净化风气,减少因为不得不改名造成的竞争环境恶化。
原因五,改变血统,改变观念
普通消费者恐怕很难弄清楚市场上哪个产品真正的来自美国,哪个是地道的源自欧洲,五花八门的国外货品充斥在各个行业中,有些的确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但是,如果是合理的竞争,在经销的时候说明来源,比如欧洲技术、意大利设计,都是无可厚非的。为了达到同宣传定位的配套,商标从文字到图形,表现力都要配套。很多公司都遇到字母商标是汉语拼音的困境,首先,消费者不会认为使用汉语拼音的产品会真的来自国外,其次,如果汉语拼音商标要走到国际市场中又会不仑不类。稍微注意一下,有一些公司改变了策略,最开始流行把商标改的偏向英文,后来,则流行改成拉丁文血统。比如,老板电器,字母商标最初是“laoban”,后来改成了laobam;帅康电器,原来字母商标就是拼音“帅康”,后来改为了“sacon”;浙江普灵仕制衣生产的蓝豹洋服,为了突出其意大利血统,也把商标从“lanbao”改为了“lampo”,加上纯粹的意大利模特,真的达到了不错的效果。
这种经验取决于商标定位是否合理,如果有较好的商标战略并有专业的商标操作经验,倒是可以在最初就实现一步到位。经营过程中的改名换标,肯定会浪费较大资金。
但是,换就要换的合理。换完商标,利于经营了,当然是好事,如果付出的的代价是产生侵权风险,就不能算作成功。比如,某著名装饰公司英文商标在2006年4月换成了,“YENOVO”, 商标图样更让大家一头雾水,结合联想公司第3510822号注册商标,我们可以感觉的潜在的危机。
图例:
原因六,改名换标,危机公关
说到这个话题,就一定要谈谈丰田过去的越野车“霸道”。老实说,作为四驱越野车,这个名字不管被谁用了,都还不错,能体现出越野的感觉,就像悍马、陆虎一样。但是丰田公司偏偏在广告方面出现了重大失误,使得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这款车的前景自然令人担忧。虽然丰田公司后来解释说为了实现全球名称一体化,改用“普拉多”这个名字了,但是,从“花冠”、“威姿”等车并未改名的情况上推算,进行危机公关,让人们忘记以往才是真正的目的。
当然,姑且不论策略的优劣,改名换标确实为丰田公司找到一条出路,降低了品牌风险。
降低品牌风险是前期策划商标注册时候必须考虑到的。有些企业,只有一个主商标,一旦出现问题,根本没有退路。比如车,虽然都挂别克的商标,但是不同车型各有名字,一旦出现问题,不至于连累其他产品线,还可以根据需要把赛欧由别克改成雪佛兰… …再比如饮料等快速消费品,如果没有充足的商标储备,如果当中个别的产品出现危机,很可能会殃及整个产品体系。因此进行必要的商标储备,可以为改名换标提供合理的法律基础。
原因七,区域策略,瞒天过海
通过改名换标至少可以达到以下效果:
1、 变相增加代理商。有的企业销售渠道覆盖到全中国,比如农用物资产品,销售渠道通过逐级代理,每个代理负责一个区域,条件是在该区域内代理商对于该种产品的代理权是独占的,品牌的许可人不得在引进其他的竞争对手,这样可以保证代理商利益的最大化。但是由于代理商的能力、工作水平,可能达不到许可人的期望,许可人往往会把同一种产品改名换标,引入新的代理商,从而增加产品销售的力度。
2、 变相增加产品种类。同上一种情况类似,在一个区域内进行销售,把变化不大的产品改名换标,拉开产品档次,分别覆盖不同的目标客户群,实现立体的盈利结构。这种做法有时出现在快速消费品领域,比如洗发水,虽然产品差不多,但是为了分别占有大城市和二线、农村市场,将产品改名换标,低端市场会因为有高端产品存在而拉动对品牌的忠诚度,高端市场也不会因为低端产品的存在影响消费积极性。即使是国际品牌也同样会采用这样的做法,比如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分别采取不同的品牌战略,在进入不同市场的时候改名换标,达到最大盈利的目的。
这种改名换标的策略固然帮到了企业,但如果运用过度,则会伤害消费者的利益,背离商标注册的基本目的,特别是违反诚实信用的原则,是不足取的。
改名换标,因为商标的法律特点而变得有些扑朔迷离,但是,在战略的引导下前置商标注册肯定会促进这一过程的成功,诚实信用的做法,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也会使这一过程变得善意、有效。而那些挖空心思利用改名换标搭便车的行为,最终都会因为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而变得苍白无力。归根结底,这是一个商标专用权人水平、态度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