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alen Attoneys at Law
   
上一期 | 总第191期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正文
     
 
 
靠自主技术说话 江苏省首例美国337调查案胜诉
 
  美国当地时间9月22日下午4时,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签发全球公告,宣判英国泰来公司诉牛塘化工知识产权侵权案,中方胜诉!这是江苏省首例美国337调查生物科技类产品胜诉案。

  去年4月6日,英国泰来公司提请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牛塘化工厂等26家生产和代理三氯蔗糖的企业启动337调查,称上述公司侵犯了该公司四项专利工艺。

  337调查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依据美国海关法第337条款,根据申诉方的申请或掌握的事实证据,调查并裁决不公平竞争行为或向美国出口产品中的不公平贸易行为。

  此次接受调查的国产三氯蔗糖是通过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认证的甜味剂。此前,国际市场一直被泰来公司垄断。

  牛塘化工厂总经理王方大并不奇怪这场洋官司的来袭。他介绍说,三氯蔗糖美国市场份额占全球90%,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牛塘化工厂2004年初自主研发成功三氯蔗糖,并获得两项美国专利,抓住这个市场短缺空当出口,年出口量达50余吨,出口额6000万美元,并使当地三氯蔗糖价格从每公斤450美元,降至320美元。

  应诉的成本是高昂的:律师费680美金一小时,翻译400美金,加上聘请化学工艺专家,大致要2000多万人民币。“但我们要敢于亮剑,如果不应诉,就等于承认侵权指控,企业不仅信誉扫地,丢掉刚刚打开的美国市场,还将面临高额索赔。”王方大说。

  全程参与调查的牛塘化工厂副总经理蔡亚说,三氯蔗糖是英国科学家在实验室无意发现的,泰来公司10年花10亿美金投入产业化,主要在动物毒性药理试验上花费巨大,拥有50多项专利。我们在开发阶段,充分利用国内外公开的专利文献提高起点,节约了大量科研经费和时间,在处理工艺、催化剂、反应条件等核心工艺上实现了外围“弯道超越”,从而和泰来公司的专利工艺有了本质区别。他深有感触地说,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中国企业自主创新最现实的途径,但不少企业的误区是把资金用在了引进、再引进上,而不是技术能力的学习和创新,缺失了最关键的再创新,一切都是空谈。这次我们应诉材料装了20多箱,都是靠实实在在的技术说话。

  他回忆说,去年9月到华盛顿接受传唤,对方律师每天8小时盘问连问3天,此后又派调查组实地取证。检验结果令外国专家大跌眼镜,我们的产品提纯度、收益率还要高。

  牛塘化工厂胜诉当天,泰来股票下跌12%。对此,王方大感慨良多:“法律是公正的。出口企业不要自怨自艾,怪老外设置壁垒,只要练好内功,自主创新,就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少栽跟头、趋利避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