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二中院近日首次启动“三人技术组、五人合议庭”的审判新模式———
近日,北京市二中院首次启动“三人技术组、五人合议庭”的审判新模式,审理北京射击馆“五环标志喷泉”被诉侵犯他人发明专利案。法庭上,5名审判人员坐堂审案,这比一般合议庭多出2人。据介绍,这是二中院知识产权庭为解决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审理困难的问题,在北京市法院首次尝试这种审判新模式。
上午9点,在二中院知识产权审判庭,4名法官和1名人民陪审员分别落座于长长的法台后。“此案涉及喷泉设计,专业技术性较强,因此由法院知识产权庭的3人技术小组加入,组成5人合议庭。”开庭前,审判长首先当庭解释。对于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原被告双方均当庭表示认可。
原告朱纪南诉称,他为“电脑彩色音乐立体图形喷泉”发明专利的发明人及专利权人,其认为由被告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被告北京星月源喷泉设备有限公司设计安装、被告国家体育总局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使用的北京射击馆“五环标志喷泉”工程,落入了原告专利保护范围,侵犯了原告专利权,故诉至二中院,请求法院判决确认三被告设计、安装、使用的该喷泉工程的行为是侵权行为。
法院受理该案后,首次启动了“三人技术组、五人合议庭”的审判新模式。“三人技术组”已在开庭前对涉案喷泉进行了现场勘验。据了解,3名技术组成员中有两名法官,分别具有理科、工科的本科学历和法律专业的硕士学历;另外一名是人民陪审员,来自国家知识产权局,是一名化学专家,二中院去年年底特意聘任了这位人民陪审员加入知识产权庭技术组。
二中院知识产权庭庭长邵明艳介绍说,为了解决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审理困难的问题,二中院知识产权庭尝试建立了“三人技术组、五人合议庭”的审判模式,即利用庭内3名具有理工科背景的法官在接受和理解技术问题方面的优势,由3人组成技术组,先对案件所涉及的技术问题进行解释和评述,而后再由包括技术组在内的5人合议庭对案件的法律问题进行调解或裁判,从而提高此类案件的审判效率和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