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三十多年发展,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先进制造业聚集区和区域经济增长极,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和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然而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经济结构和发展驱动力都发生改变,国家级经开区亟须根据国内外变化的形势进行转型升级。为此,近日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考核制度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强对国家级经开区的考核评价,以其转型升级促进创新驱动发展。
《意见》提出,要改革完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制度,从夯实产业基础、激发创新活力、发挥区域带动作用、强化绿色集约发展、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等五个方面,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考核评价。在激发创新活力方面,《意见》提出,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通过考核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量、年度发明专利授权量、技术合同交易额等情况,促进国家级经开区完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以知识产权助力创业创新,鼓励原创技术转化和产业化,促进知识产权运营,强化产业竞争力的知识产权支撑,营造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
《意见》同时提出,鼓励国家级经开区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在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知识产权服务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知识产权维权机制等方面先行先试,创建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园区。有关专家认为,国家级经开区必须坚持经济与技术并重,把保护知识产权和提高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意见》明确将知识产权相关指标列入国家级经开区考核评价体系,这有助于促进国家级经开区转型升级,使其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创新驱动等方面发挥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在经济新常态下更好地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来源:知识产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