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组合物创造性答复浅见

2016-01-05

文/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张柳

 在中药组合物专利的审查过程中,审查员常会指出,“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功效需要以及生产成本考虑,可以选择去掉或替换一味或几味药物,或者提出中药组合物中各组分的配比属于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笔者持有不同意见,“一味或几味药物的替换”不能笼统被认定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分析如下:

 第一,中药领域与其他领域的特点不同,组合物中各成分之间具有配伍关系,而不是简单的组合。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名誉院长、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王永炎曾指出:中医药研究所面临的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其主要特征是表征被研究对象的各个指标不是成比例的变化,各指标之间呈非线性关系,不遵循线性系统的运动规律叠加原理,即如果把整个系统分解成数个较小的系统,并获取各子系统的运动规律,则这些子系统运动规律的叠加不是整个系统的运动规律。例如,中医的证候和复方是中医理论基础和临床体系的重要支撑,利用证候及复方理论治疗疾病有效己为几千年临床实践所证实。但当一个个单一的证候组合成复杂证候时,当一味味成分清楚的药物组成复方时,研究则产生了极大的困难,许多问题变得复杂而不可知了。

  北京中医药大学的阎玥等人在《认识方药离合规律》一文中指出,在实际应用方面在认识中医辨证论治原理时,应从其相互联系的角度整体把握,片面夸大单味中药或中药组分或成分的作用而忽视其相互关系、或只重视方剂整体效用而忽视其药物配伍的规律、或强调方药的功效而忽视其适应征等都是与中医学术规律不符的。

方剂配伍的核心内容是通过配伍,使群药按君、臣、佐、使排列成“有制之师”,再经过整合,使群药成为一个整体,针对复杂的症候,实现“整体综合调节”的干预作用。各味中药是组成复方的元素,各个中药之间存在着潜在的协同或制约的关系,正是基于药物之间的潜在关系,针对复杂证候的需要和治则治法提出的要求,按君臣佐使进行有序组合,从而形成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有协同又有制约及整体目标、功能、定位都十分明确的药物组合体。这种组合体的属性或功能,绝不是各味中药属性或功能迭加的总合。

  例如,补气的基础方四君子汤,是由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四味药组成,如果将其中甘淡利湿健脾的茯苓替换为辛热温里的干姜,干姜变成君药,则整个方剂就变成了温中散寒的理中丸了。因此,笔者认为,不同的方剂中药物互相配伍,其中有效成分不相同,有效成分间相互作用也不相同,不能孤立地说中药组合物中某一成分的作用,而应该从整体上考量中药组合物的治疗效果。

第二,中药领域中中药组合物各成分的君臣佐使的关系并非是通过常规试验方法容易得到的。

  在中药配伍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被形象地定义为君臣佐使的关系。君臣佐使某一部分的存在是以其他部分的存在为前提的。君臣佐使之间的联系可以使主次关系,也可以是协同关系、制约关系等。中药配伍的君臣佐使关系,即规定了各味中药排列的有序性。君臣佐使之间的关系既有明确的等级,又有明显的层次。从药物动力学角度而言,臣、佐、使药中的效应成分可能影响君药中有效成分的吸收、分布、消除。另外,药物的疗效不仅与药物的化学结构和剂量有关,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不同,也会影响药物的体内过程,尤其是吸收过程,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综合上述分析,中药组合物中药物加减,用量多寡,剂型更换都会使其功用发生不同变化。因此,中药组合物中药物的种类及其用量并非本领域公知常识,需要遵循君、臣、佐、使的原则下,要结合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性别与季节、气候,以及生活习惯等,也需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予以灵活化裁,加减运用,做到“师其法而不泥其方”。

  例如麻黄汤中麻黄为君药、桂枝为臣药重在发汗解表,主治风寒表实证;三拗汤中麻黄为君药,杏仁为臣药重在宣肺平喘,主治风寒犯肺之咳喘证。可见方中随着君臣配伍的变化,方剂的功效和主治随之发生根本变化,以适应病情需要。再如麻黄加术汤,即麻黄汤原方加入白术四两,此方白术亦为臣药,形成一君二臣的格局。麻黄、桂枝发散风寒,白术祛湿,组成发汗祛风寒湿邪之气,是治疗痹证初起的主要方剂。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三拗汤与麻黄加术汤虽均以麻黄汤为基础,但由于臣药的增减,其主要药的配伍关系发生了变化,所以其功用与主治则截然不同。可见,由于原料药的改变导致不同组合的君臣佐使关系发生实质性变化,从而使组方的功效发生改变。因此,中药组合物中药物种类的选择、增减并不应该被笼统认定为本领域公知常识。

  第三,中药组合物中各成分的用量并非是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

  药量是标识药力的,方剂的药物组成虽然相同,但药物的用量各不相同,其药力则有大小之分,配伍关系则有君臣佐使之变,从而其功主治则各有所异。例如,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虽均由大黄、厚朴、枳实三药组成,但小承气汤以大黄四两为君,枳实三枚为臣,厚朴二两为佐,其功用则为攻下热结,主治阳明里热结实证的潮热,谵语,大便秘结,胸腹痞满,舌苔老黄,脉沈数。而厚朴三物汤则以厚朴八两为君,枳实五枚为臣,大黄四两为佐使,其功用为行气消满,主治气滞腹满,大便不通。前者行气以助攻下,病机是因热结而浊气不行;后者是泻下以助行气,病机是因气郁而大便不下。可见,如果任意改变药物用量比例,势必影响临床疗效。《摄生众妙方》中主治痰热咳喘的定喘汤用白果21枚,如将白果减量到1/3或去掉白果,观察对豚鼠组胺喷雾吸入致痉挛的抑制效果,以用原方白果剂量的作用最强,减量后其作用降低30%左右,不用白果者作用消失。人参白虎汤的降血糖作用,知母与人参为1:5时降血糖作用尚强,如二者比例为5:9时,降血糖作用几乎消失。

  从上述复方配伍看,其机理是复杂的,各成分之间配伍产生协同作用,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全方药量巧妙的结合产生独特的疗效,恰到好处,缺一不可。可见,即使药物相同,由于药物间君臣佐使关系不同、用量及配比不同,其药效也会不同甚至相反。因此,不能仅通过将药物看成孤立元,而应该将其作为整体,综合药物种类、用量及配比对药效的影响。

  综上所述,方剂的药味加减、药量增减都会对其功用产生不同影响,特别是主药的更易与药量的增减,会改变其君、臣的配伍关系,从而改变作用部位和药物性能,导致其功用与主治则迥然有别。可见,中药组合物中各味药的用量及其比例不应当被笼统认定为本领域公知常识或常用技术手段,需要结合具体案件具体分析。

 

相关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