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被告,却花费巨资惹“火”烧身,主动打起国际官司,盐城捷康三氯蔗糖制造有限公司用近两年的时间做了一件“傻事”。昨天,位于射阳县经济开发区的这家公司对外发布“傻事”的最终结果: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简称ITC)3月9日裁决盐城捷康产品不侵权。这意味着盐城捷康的产品销售将在美国乃至更大的国际市场通行无阻。
盐城捷康三氯蔗糖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于2006年初成立的中外合资企业,专门生产高新食品添加剂三氯蔗糖,在短短三年时间里发展成为国内最大、世界第二的三氯蔗糖生产企业,拥有国内7项专利、美国4项专利,产品被评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企业作为省高新技术企业被列入2008-2009年国家星火火炬项目。
2007年4月,盐城捷康获悉,美国泰莱公司向ITC申请,对中国三家(不包括盐城捷康公司)三氯蔗糖制造商和中国及美国的27家三氯蔗糖贸易公司5项专利进行调查,要求ITC阻止这些产品进入美国市场。一旦泰莱公司的申请得到ITC支持,那么,美国之外的三氯蔗糖及下游产品将全部被排除在美国市场之外,对于以美国市场作为贸易目标的三氯蔗糖生产、销售企业而言无疑是灭顶之灾。而要打破这一壁垒,唯一的途径就是主动申请加入337法案诉讼,接受ITC对生产工艺的调查。
“年轻”的盐城捷康公司深信自身的专利不侵权,决定主动申请参与337调查。2007年7月,盐城捷康主动走上国际诉讼台。同年8月,ITC经过审查批准了捷康公司的申请,捷康公司遂成为中国大陆被调查的企业之一。让盐城捷康喜出望外的是,诉讼期间,捷康甜牌三氯蔗糖的知名度陡增,外国客商纷至沓来。今年2月中旬,美国百事可乐公司来捷康实地考察,签订了2010年供货协议。同时,捷康在美国、荷兰等国设立了贸易公司,初步形成国际销售网络。
去年3月,捷康公司得到了ITC第三方律师不侵权的结论;同年9月,捷康公司得到ITC法官生产工艺不侵权的初步裁定;2009年3月9日,捷康公司得到ITC的最后胜诉裁决公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