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通过与一位客户沟通,反映了如下问题:该公司是国内一家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的上市子公司,其目前所有的商标均以集团公司名义申请注册。目前在国内市场,尤其是海外市场中,该上市公司已经成为商标的主要使用者。该公司被许可每年从集团公司无偿使用商标,待若干年后可以议价将该商标转让给上市公司。该客户的担忧是:在经过若干年的大量使用后,商标的价值将会大幅提高,如果届时集团公司以巨额费用进行转让,该上市公司及其股东将如何应对?
根据相关报道,很多上市公司已经发生了类似的商标巨额转让案例。如波导股份以1.5亿元购买波导科技集团所拥有的“波导”注册商标;白云山以1.06亿元将白云山集团的“白云山”系列商标收归帐下;夏新电子以1.5亿元受让夏新电子有限公司的“厦新”系列商标等。以上这些案例通常被引证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的非正常关联交易,也反映了目前国内许多上市公司商标权受制于人的尴尬境地。作为独立的法人组织,上市公司不仅需要体现大股东的意志,更要维护广大中小股民的切身利益,这样才能成为更加理性、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企业。作为上市公司重要的无形资产,品牌及品牌战略深刻影响着公司的业绩及长远发展。而作为品牌的核心部分,商标的所有权归属及商标的注册和保护在其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国内市场无法满足需求时,许多上市公司转战国际市场。在受困于国内商标权的同时,上市公司如何有效开展和加强海外商标注册与保护,从而迅速占领海外市场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拟站在此类上市公司的角度,分析并提出在海外市场中如何开展和加强商标的注册和保护。
一、背靠大树好乘凉
国内很多上市公司都是从大型国企改制而来,但由于改革的不彻底性,导致部分资产没有注入上市公司,尤其是无形资产。很大一部分上市公司的商标所有权掌握在集团公司手中,上市公司只是获得商标的使用权。但由于很多上市公司大股东实际上就是集团公司或其高管人员,因此为了延续品牌的专业化和增强上市公司的营业能力,商标的使用权通常是免费或以极其低廉的价格获得。考虑到此类商标绝大部分是国内比较知名并且具有相当高的商业价值,在海外市场中继续使用相同商标将有助于更快更有效地开拓市场,也更有利于实现品牌的全球知名度。虽然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关联公司要求强制交易、控股股东更迭、国有资本退出等情况,但合理和完善的上市前后商标价值评估体系、商标价值贡献率、完善的上市法规和现代公司治理制度可以有效降低上市公司被要求支付巨额或不合理商标使用费或转让费的风险。总之,此类上市公司在妥善处理国内商标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基础上,应当充分利用业已形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努力实现该商标在海外市场的价值最大化。
二、未雨绸缪
由于受制于国内商标所有权,上市公司将可能面临向集团公司等大股东支付巨额的商标使用费或转让费。因此在充分利用原有商标知名度和美誉度开拓海外市场的前提下,上市公司应当尽快设计并注册属于自身的商标,即在国际市场上为自己拿到合法的“身份证”,从而降低上述情况出现后对海外市场商标使用造成不利影响的风险。
在发展过程中,企业的经营策略等发生调整,原有商标可能不再适合企业的需要,上市公司可以趁机放弃使用原有商标并脱离集团公司的商标权控制。另外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经营范围将会从单一化转向多元化,单一品牌策略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海外市场。上市公司应当制定适合每个地区、每个民族、每个消费群体等的多品牌策略,从而满足社会的多元化需要。在开拓海外市场时,上市公司应当把自身视为一个跨国公司来经营,这样就意味着要接受世界上所有同行业公司的公平竞争。因此商标注册不仅是简单地保护自身的商标权利,而同时可以起到限制竞争对手的作用。
上市公司应加大商标储备的力度,始终走在企业发展的最前沿,以更加积极的商标策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
三、打造国际品牌
随着中国企业走上世界舞台和参与世界竞争,很多海外公司或个人盯上了中国企业的商标。作为中国企业中的佼佼者,上市公司便是这些商标掮客紧盯的主要目标。同时由于怠于在海外申请注册和保护自身商标,很多上市公司的商标被抢注,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实际案例中有在智利发生的大规模抢注中国车企商标、在非洲知识产权组织、香港等其他国家和地区抢注中国几十个知名企业商标、在德国抢注中国著名食品企业商标等,这些被抢注商标大部分来自上市公司。
中文不是世界通用语言,因此目前中文商标在各国的注册和使用会遇到很多问题。虽然中文商标在绝大部分国家能够被核准注册为商标,但如何将这些中文商标进行推广和宣传成为一大难题。另外虽然很多商标在国内非常知名,但由于需要面对全球竞争对手的智慧考验,一个简单而普通的商标很难在全球范围内同时获得保护。
鉴于以上各种因素,很多上市公司“壮士断腕”,放弃使用在国内非常知名的商标。此类上市公司通常会根据全球化市场的需求,重新设计并注册适合统一辨识的独创性和显著性非常强的英文商标或图形商标。
四、小结
以上主要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如何实施海外商标申请和保护,希望对打算开拓国际市场的其他中国企业有所帮助和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