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江苏镇江市人民政府正式发布《镇江市“十二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简要回顾了镇江市“十一五”期间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概况,明确了“十二五”期间面临的形势、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规划》发展目标中,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全市知识产权工作定性和定量目标,目标涵盖了专利、商标、版权、植物新品种等知识产权领域。《规划》明确,全市各知识产权行业系统“十二五”期间知识产权工作定量指标均不低于《镇江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所确定的目标。到2015年,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知识产权创造体系;流转顺畅、运行高效的知识产权运用体系;诚信守法、执法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科学规范、协调有力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功能完备、支撑有力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国内外竞争能力较强的优势产业和企业,实现知识产权全面融入创新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
《规划》突出镇江的产业特点和知识产权工作特色,确定了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及服务体系建设、人才培训与培养、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七个方面的主要任务。特别提出,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实施“113”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工程,力争到“十二五”末,使每个规模以上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都有1-2名知识产权工程师,建立100个知识产权工程师工作站(流动站),培养1000名具有较强知识产权管理和运用能力的企业知识产权工程师、100名具有较高知识产权专业知识的后备人才,培养或引进30名以上具有较高素质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
为确保目标的实现,《规划》还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奖励机制、强化政策导向等方面提出了相应保障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