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alen Attorneys at Law
   
上一期 | 总第357期
 
 
 
 
 
 
 
  当前位置:首页 论坛博览 正文
     
 
 
浅谈申请文件的撰写心得
文/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于宏超
 

  申请文件的撰写过程中,在理解技术方案并与发明人沟通后,根据技术方案确定技术问题,然后构思申请文件的布局。技术问题将贯彻整个权利要求和申请文件,找准技术问题对理清逻辑关系和撰写申请文件是非常重要的。

  技术问题确定的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到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权利要求为整个申请文件中最关键的部分,权利要求的思路清晰布局合理对最终获得的授权范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发明人通常用自己的理解撰写交底书,由于发明人对撰写申请文件的思路不了解,有时发明人提供的交底书中的逻辑会混淆代理人的思路,对代理人确定技术问题造成干扰。此时,则需要代理人利用公知常识来分析,理清逻辑关系,必要时还需要查阅一些相关资料,以便最终准确的确定技术问题。

  在实际的撰写过程中,时常会遇到类似的情况,例如起重机活动支腿的案例。起重机一般配备四个可伸缩的活动支腿,安装在固定支腿中支撑起重机作业。起重机行驶状态时,将活动支腿全部收回。工作状态时,四个活动支腿达到全伸状态,支撑起整个起重机,承受了起重机起重作业时的全部重量。

  现有活动支腿的结构形式为整板拼接箱型,通常采用主体箱型四周增加加强板的形式进行加强,以适应支腿各处的应力变化。首先盖板、底板、左腹板和右腹板焊接组成箱型结构,然后分别在各板块上焊接加强板以适应各位置的不同应力。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箱型活动支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箱型活动支腿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为箱型活动支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箱型活动支腿的截面示意图

  发明人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根据活动支腿各点应力状态确定活动支腿的结构,实现活动支腿的等强度设计,采用不同板厚的板材进行搭接,形成变截面的活动支腿箱型结构。搭接位置采用曲线形式过渡,最大程度与支腿应力状态吻合,并局部加强以适应应力的突变。如图3和图4所述,图3为技术方案的活动支腿示意图,图4为技术方案的活动支腿截面图。

  

  图3为技术方案的活动支腿示意图 图4为技术方案的活动支腿截面图

  发明人还在交底书中提到了几点技术方案获得的有益效果:(1)活动支腿各点对应力的适应性更强;(2)活动支腿对各点应力适应性更强,提高材料利用率,重量轻便,降低成本;(3)不同板厚板材的搭接位置曲线过渡,最大程度地提高材料的利用率;4)通过局部重点加强的方式,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成本。

  提高活动支腿材料的利用率是发明人在交底书中反复强调的有益效果,现有技术中活动支腿板块组件的某些位置,许用应力远远大于实际应力,安全系数过高。本技术方案缩小了活动支腿板块组件某些位置材料的许用应力与实际应力的差距,活动支腿相当于等安全系数设计,使各位置材料的安全系数相同,降低了活动支腿某些位置的安全系数,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在对交底书进行初步阅读时,从此角度分析,有可能会误导代理人将等安全系数作为此技术方案获得的有益效果来确定技术问题。

  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分析不难发现,技术方案中的活动支腿并不是所有位置的安全系数均相同,同一块板材上还是存在安全系数高低不等的情况。此技术方案并没有获得所有位置安全系数均相同的活动支腿,所以不能将等安全系数作为此技术方案的技术问题。

  通过对比现有技术活动支腿和技术方案活动支腿的结构不难发现,现有技术活动支腿的加强板,增加了大量的焊接。焊接的部位多,焊接量大,将会引起板块组件变形、板面应力集中等一些列问题。而技术方案中活动支腿的各板块均采用基本板与加强板对接拼焊,针对应力分布较大的位置采用了较厚的板材,减少了焊接量的同时也满足了活动支腿各位置所受应力的要求。技术方案中改变了活动支腿基本板与加强板的结合形式,对比后得出的结论是现有技术和技术方案中明显的结构区别是焊接量,所以最终确定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支腿结构中焊接量过大引起的问题。

  通过对上述实例的分析,更加明确代理人在分析技术问题时,不能完全依赖发明人提供的交底书内容,需要根据理论知识、公知常识或查阅相关资料来分析理解技术方案,对比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中结构的本质区别,最终准确的确定技术问题。

  技术问题在整个申请文件的撰写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申请文件通篇的撰写都是围绕技术问题进行的。确定技术问题后,根据技术问题确定技术特征,并将技术特征分为前序部分和特征部分,前序部分和特征部分结合在一起,限定了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

  检查分析权利要求是否准确也要从技术问题入手。首先,根据技术问题判断权利要求是否多特征,是否少特征,划界是否正确。然后,判断技术特征的描写是否清楚,是否存在不清楚的情况,如果是结构描写,尝试根据权利要求画出结构,检查结构中的连接关系,了解结构后是否能够理解此结构的功能。其次,对于结构中有两个相对运动的部件时,确定哪一个是固定的,另一个相对于固定部件是怎么运动的;对于某些空间的轴线或平面,注意描述清楚轴线和平面的具体方向和位置。最后,检查权利要求的整体布局和逻辑结构,撰写独立权利要求时要考虑到从属权利要求,独立权利要求能够概括所有的从属权利要求;撰写从属权利要求时,判断其对独立权利要求的进一步限定是否超出独立权利要求的范围。

  权利要求书是申请文件中至关重要的部分,确定技术问题理清逻辑思路将直接影响权利要求书的撰写质量。技术问题的确定过程中,除了上面提到的注意事项,实际撰写中还会遇到很多千差万别的情况。这就需要代理人在平常的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遇到具体问题能够具体分析,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确保撰写出高质量的申请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