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从广东省政府召开的“2011年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广东欲在五年内打造知识产权强省,促进广东经济转型升级,带动产业发展新格局。
据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局长陶凯元在会上介绍,为了加强广东投资软环境和法治环境的建设,今年1月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颁发了《关于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省的决定》。该《决定》指出,广东将花五年时间建成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知识产权强省。这也是该省首部集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植物新品种和地理标识等于一体化的知识产权事业“十二五”规划的颁布实施。当中强调,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申请量纳入该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主要指标。
该《决定》披露,到2015年,广东全省百万人口发明专利申请量700件,《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申请量比2010年翻一番。
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广东将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在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照明、生物、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组织有针对性的专利态势分析和预警研究,帮助企业掌握全球创新状况,明晰创新路径,增强产业发展和创新活动的前瞻性。
在健全涉外知识产权争端应对机制上,广东将支持企业积极开展国外知识产权维权,引导重点企业利用知识产权开拓国外市场,发展知识产权转让、许可贸易。
陶凯元还表示,该《决定》会进一步突出企业在知识产权事业里的主体地位,因为广东的企业是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乃至保护的主体。据悉,广东超过50%以上的专利申请量和超过70%以上的发明专利申请量来自于企业。去年广东专利申请结构持续优化,发明和实用新型占专利申请受理量比例首次超过六成。
去年,广东佛山南海区成为中国首个知识产权投融资综合试验区,为全国提供示范经验。广东省知识产权局透露,接下来将支持广州、东莞市开展全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并促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加快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