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转变传统的高消耗、低附加值的外贸发展方式,推动我国自有品牌走向世界,由商务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通力合作认定的各类示范基地正日益成为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重要载体,有力推动了自有品牌出口。目前,我国已认定4批共88个科技兴贸创新基地、12个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12个船舶出口基地和59个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通过政策引导、上下联动,提高了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商务部外贸司司长王受文介绍说,“转变我国外贸发展方式,最根本的就是要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推动由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产品逐步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转变,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方面,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发挥了积极作用。自2006年商务部、科技部开始在全国认定科技兴贸创新基地以来,分4批认定的88个目前已全面覆盖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精细化工、海洋化工、现代农业、光机电一体化10个产业门类。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我国设立的第一批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如今已在国际上树立了鲜明的品牌形象。园区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稳步增长,“星光”多媒体芯片申请通过2000多项国内外专利,成功地被应用于三星、苹果等国际知名品牌,推动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向“中国创造”迈进。2011年,全国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超过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