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技术属于说明书的一个组成部分,专利法实施细则第17条规定,背景技术中应该写明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理解、检索、审查有用的背景技术;有可能的话,并引证反映这些背景技术的文件。
但是背景技术所起的作用并不仅限于帮助理解、检索、审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其主要的作用是导出专利的逻辑主线,从这点上讲,背景技术是专利的灵魂所在。
专利就是因为现有技术存在缺点才产生的,一项专利被授权的前提是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也就是说,专利就是能够解决技术问题的一项或者多项技术方案,没有技术问题就没有技术方案,而背景技术描述的终点就是要得出这样一个技术问题。也就是说,背景技术中的现有技术缺点与专利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相互对应的,在背景技术中的现有技术描述和其缺点的阐述都是为后续的权利要求做铺垫的。
一份专利申请中,背景技术大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引子、技术领域、现有技术、现有技术的缺点或者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了增强专利的可读性,让读者更容易理解专利产品或者专利方法,背景技术中一般首先会有一个简短的引子,这个引子可以是简单的展望,或是对专利涉及技术领域的一个简单介绍,亦或者是对技术术语的一个简短解释,进而借助该引子将主题引入专利涉及的产品或者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引子不要产生负面的影响,也就是说,引子不要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创造性等产生不必要的限制。例如,当专利申请涉及一种伸缩臂架时,背景技术部分可以首先从举升装置入手,然后慢慢细化到伸缩臂架,而技术交底书中的伸缩臂架是连接在转台上的;如果代理人将这种描述照搬到申请文件中,就有可能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限定在具有转台的举升装置上。这种看似不经意的描述,在无效时可能就会成为对方的一个攻击点,对方可能会把伸缩臂架安装在其他的位置上,这样就相当于把申请的保护范围限定住了。引子的作用就是为了后面展开话题,通过引子可以把读者引入某个具体的技术领域。
然后着重介绍与本申请的主题相关的内容,结合附图客观地介绍该领域的一项或多项现有技术。该部分的描述要尽量客观,必要的时候可以引证专利文件或者非专利文件,但要表明其具体出处,以便审查员的审查和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查阅;对于引证的专利文件要标明其国别和申请号,非专利文件要标明其出处,包括期刊号、作者、标题,甚至是页码等,也就是说,要写明非专利文件的详细信息,以便于查找。此外,现有技术中最好结合附图进行客观描述,描述的重点要与本申请的发明点相关。
最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描述,分析得出现有技术的缺点。这一点很关键,而且得出的缺点应该仅限于与本申请有关的部分。最后一段一般都要总结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得出现有技术缺点时需要注意的是:1、对现有技术的方案进行主观评价时最好采用推理的形式,但是最好不要描述原因,以免降低本申请的创造性。例如一份申请涉及一个伸缩臂架,该伸缩臂架包括外节臂和内节臂,所述内节臂上设有支撑所述外节臂的滑块,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申请中的滑块与外节臂之间为转动连接,则现有技术的缺点不能归结为“滑块不能根据内节臂的变化而进行调整”:首先,上述说法只是对现有技术的一个客观的描述,并不构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缺点,现有技术的缺点应该是现有技术中这样的结构设置会产生的问题,是一个更为抽象的概念;其次,上述描述会引起“本申请中仅仅是对滑块进行了调整”的误解,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申请的创造性造成影响。2、如果本申请解决了多个技术问题,一定要确定一个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其他问题作为辅助,并且在描述各个技术问题时要有主次地进行。还是以上述伸缩臂架为例,现有技术中的滑块设置在外节臂的端部,内节臂套装在外节臂内部并通过滑块进行支撑,该种结构设置可能存在两方面的问题,其一是滑块可能因为受力不均而产生变形;其二是滑块可能在内节臂的作用下向外节臂运动,对外节臂造成一定的损伤。上述问题虽然是两个看似相关的问题,但由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不同,就要在上述两个问题中做出选择,选定一个主要的技术问题,针对该问题撰写申请的独立权利要求,然后针对其他问题撰写从属权利要求。
简言之,背景技术是整个申请文件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是与权利要求相互呼应的。本文仅就自己的撰写经验对其进行简单的分析,不详之处还望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