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alen Attoneys at Law
   
上一期 | 总第429期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正文
     
 
 
北京法院20年审理知识产权案6万件
 

  从日前召开的北京市法院知识产权专业审判20周年座谈会上了解到,20年来,北京市各级法院知识产权庭共受理一审知识产权民事、行政案件6.2万余件,审结6万件。

  1993年8月5日,北京市高、中级法院在全国率先成立知识产权专业审判庭,至今已经整整20年。经过20年的不断调整,目前,北京市法院已形成了“一高、三中、十一个基层法院知识产权庭及一个中关村法庭”的审判格局,尤其是2013年4月26日,成立了我国第一家以审理知识产权案件为主的派出法庭——中关村法庭,直接对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提供司法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20年来,北京市各级法院知识产权庭共受理一审知识产权民事、行政案件6.2万余件,审结6万件,其中受理著作权案件3.8万件、专利权案件6000余件、商标权案件1.2万余件,年度收结案数量始终位居全国法院前列。

  据介绍,20年来,北京法院审理了许多知识产权经典案件,近年来审理的腾讯公司诉奇虎公司“360”隐私保护器不正当竞争案、韩寒诉百度公司“百度文库”著作权案、安顺市文化体育局诉张艺谋、张伟平等侵犯“安顺地戏”署名权案等,都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取得了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20年来,北京市高级法院下发了十几部涉及传统著作权、专利侵权判定、商标侵权、反不正当竞争、特许经营合同、网络视频著作权、电子商务等领域的知识产权规范性文件,在规范案件审理、保障裁判尺度统一的同时,也引起了知识产权界的高度关注,对知识产权专业审判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并为立法提供了大量素材。

  按照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专家型法官队伍的目标,北京市法院不断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队伍建设,经历20年的发展,这支队伍从初建时的20几人,到现在已经有170余名政法编制、50余名书记员,不但培养和涌现出了全国劳动模范罗东川、时代先锋宋鱼水、“全国十大知识产权影响力人物”陈锦川、全国优秀法官姜颖、全国审判业务专家林子英等一批先进典型和专家型法官,还拥有一批办案能力强、经验丰富的老法官及一批高学历、高素质的知识产权业务骨干。北京市高院知识产权庭还获得了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颁发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金奖(中国)保护奖”,成为我国法院系统唯一获奖单位,是我国司法系统第一次获此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