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世界范围内以高新技术开发和知识产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市场竞争中,专利信息对企业科研、生产、经营及贸易等活动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和重要,许多跨国公司纷纷建立自己的专利信息库或专利信息平台,加强收集员工研发信息,并为企业研发提供相关专利信息的检索、分析和跟踪。相比而言,我国企业对专利信息利用的意识比较薄弱,水平也较低,很多企业在科研立项前甚至完全没有进行专利信息的检索,从而导致研究方向不明确、研发起点低、重复立项等现象出现,限制了我国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本文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专利信息利用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专利信息蕴含重要的技术、法律和经济信息
通过对专利信息的分析能够反映以下三方面内容:
1、技术信息:在专利文献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和摘要等部分披露了发明创造的技术内容,其中的技术信息新颖、完整、具有连续性,且涉及的领域广泛、数量巨大、格式统一,便于企业阅读、检索,追踪技术发展动态。
2、法律信息:在权利要求书、专利公报及专利登记簿等记载的内容中涉及专利权利范围、有效性的信息,包括:权利要求的范围大小、专利审查、复审、无效的结果;与专利权的授予、转让、许可、继承、变更、放弃、终止和恢复等法律状态有关的信息;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发明人或设计人的信息,以及专利申请日、公开日、授权日等信息。
3、经济信息:专利信息中的专利许可、专利转让或受让等信息还可以反映出申请人或专利权人的经济状况、市场占有率等;另外,通过专利申请的国别、申请人、专利权人、发明人或设计人等信息,可以了解某领域的市场分布、主要竞争者或合作者的状态等。
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统计,世界上发明成果的70%~90%都出现在专利文献中,而不会出现在杂志、论文、会议报告等媒体上。同一发明成果出现在专利文献中的时间比出现在其他媒体上的时间平均早1~2年。充分利用专利信息可以节约60%的研发时间及40%的研发经费。由此可见,通过专利信息分析获得的专利情报具有重要的技术、经济价值。
二、专利信息利用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专利信息利用对企业科研、生产、经营及贸易等活动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跟踪最新科技动态、提高研究起点
专利文献汇集了人类的发明创造和研究成果,记载了发明思想和技术难题的解决方案,而且不断反映各种技术领域最新科技成果,为科研人员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技术提供了主要的参考依据,使科研工作少走弯路。科研项目立项时,不仅要进行专利信息的追溯检索,还要进行定题检索。追溯检索可以获取与科研课题相关的专利技术资料,有助于形成决策,提高研究起点。定题检索可以在科研过程中监视国内外与其科研课题有关的新的科技动态。通过查阅专利文献可以了解国内外现有技术所处的阶段,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新技术涉及的关联领域,还可以了解本行业的技术发展动态及新技术的竞争焦点。科学有效地利用专利文献,从现有的专利技术中找到空白点和不足,进行创新研究,可以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2.开拓思路、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研发中进行专利分析,了解已取得的成果及各种解决方案,有助于科研人员开拓思路、启发创造性思维。通过相关专利的对比,可以避免重复研究,有效地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技术,吸取他人专利中的精华,同时避开已有专利的技术陷阱,发觉并尽早做规避设计,提高新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3.为专利产品和许可贸易提供情报
在技术出口、技术引进和技术合作过程中,通过专利文献全面、完整、系统地查清技术保护状态,可了解国内外同类技术的发展现状。例如,对要引进的项目进行评审和预测,通过专利信息查询确定引进技术的技术起点、技术难度和技术成熟度,如果引进的是专利技术,还要了解其专利的保护范围和技术内容,以及专利权人、专利时效和保护地域等专利法律信息,避免盲目引进。通过对贸易伙伴提供的技术项目进行专利技术分析,可判断出各家的技术实力和竞争力,选择最佳合作伙伴。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企业在产品和技术的出口贸易中,必须事先有针对性地查阅和分析研究专利文献,确切地了解是否有相同产品和技术在有关国家和地区取得专利、专利权是否有效、有无争议诉讼、专利转让和许可情况等,避免侵权纠纷,争取输出过程的主动权。
三、企业进行专利信息分析的方法
专利信息分析的方法一般分为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是对专利文献的外部特征(著录项目)按照一定的指标(如专利数量)进行统计,并对获得的统计数据进行解读,以获得技术动向、企业动向等有价值的情报;定性分析是以专利说明书、权利要求等技术内容为分析对象,按技术特征来归并相关专利,一般用于获得特定权利状态、技术发展路线等情报。
1、定量分析法
定量分析法主要统计分析专利文献的外部特征(著录项目),例如,将专利申请数量、专利数量或者IPC分类号与时间(如年度)、空间(如申请国、指定国、申请人/发明人所在国)、人物(如申请人、发明人)、IPC分类号进行一维、二维、三维的分布分析,或分析其构成比例等。根据分析的目标和结果选择恰当的结果表达方式,如专利指标和专利地图,以便充分展现挖掘出的专利信息。
将按空间分布的结果综合起来,可以了解专利信息中蕴含的区域性情报,比如行业发展的主导区域,不同区域内专利/技术研发的重点方法和各区域之间技术的差异性、不同区域内专利技术的主要拥有者(申请人、发明人、受让人等),可以成为企业对不同地域进行消费需求分析的一部分。
基于人物(如企业性申请人)分布的统计结果,可以了解该企业的技术实力、技术发展情况、技术发展侧重点和主要市场的相关信息;基于发明人的统计分析结果,可以了解各时期发明人的发明活动,并以发明人为线索,找出各专利对应技术的关联性,如核心专利、基础专利和改进发明、选择发明等;通过找出申请人和发明人的关联,可了解双方的合作情况,获悉可合作者或者关键性技术人才。
综合分析专利信息的时间分布特点,能够获得技术趋势信息,如IPC的时间分布能发现技术发展的方向,申请人和申请量的时间分布能了解一个技术的发展阶段和生命周期等。例如,可将某申请人的专利申请量按年度分布,作出数量-年份折线图,以反映该申请人专利申请量的时间变化趋势,进而分析该申请人从事技术活动的活跃程度的时间变化趋势;如果再加入IPC分类号的统计分析结果,则能进一步了解该申请人在其涉足的各技术领域中专利申请量的时间变化趋势,进而分析出该申请人在不同技术领域中从事技术活动的活跃程度的时间变化趋势,从而为预测该申请人的技术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信息。
2、定性分析法
定量分析获得的信息相对宏观,为获得更深入细致的微观信息,企业可在这些宏观情报的指引下,开展针对性的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法是以专利文献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技术内容为分析对象,按技术特征归并相关专利,从中获得技术发展历程、了解技术的空白点或技术瓶颈、特定技术领域中权利要求的分布情况等。例如,将某一公司拥有的专利按技术内容的异同分成各个专利群,分析这些专利群中记载的技术内容的变化情况,可以了解其在某项技术或产品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发展趋势、应用动向,以及与其他技术的关系等信息。
企业在进行相关的专利信息分析时,应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综合运用,进而得出全面、系统的专利信息分析结果。例如,先通过定量分析确定某一技术领域中哪些公司占有技术优势,筛选出该技术领域中的重要专利,然后再针对这些公司的重要专利进行定性分析。
综上所述,专利信息的分析和利用对企业经营具有重要意义,是企业专利管理中最基础的一环,贯穿企业的技术开发、专利申请、保护、运营等每一环节,因此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专利信息管理制度,为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为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