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alen Attoneys at Law
   
上一期 | 总第358期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正文
     
 
 
非遗保护培训迎来亚太地区多边合作时代
 

  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将通过亚太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推动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世界特别是亚太地区的非遗保护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王文章(管委会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弗朗西斯科•班德林出席亚太中心成立仪式。赵少华认为,亚太中心的成立传达了中国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和亚太地区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的良好意愿。亚太中心将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国际培训活动,推动本地区非遗保护能力建设。

  班德林认为从全球的角度来说,国际非遗保护面临着严峻形势,他希望亚太中心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机构,为亚太地区各国服务。

  据了解,亚太中心将坚持“立足中国、服务亚太、面向世界”的工作原则,以“前瞻性、长远性、全局性、国际性”为指导原则,致力于宣传和推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提高社区、群体和个人在保护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参与程度,通过长期和短期培训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等方式提高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会员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能力,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框架下开展亚太地区多边合作。

  中心在培训上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拥有国际上一流的非遗保护领域专家作为培训师资,将为亚太地区引入国际先进非遗保护经验;其次,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下的国际机构,中心也拥有联合国教科文提供的智力支持,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处能力建设科、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咨询机构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各国的文化和教育机构和研究单位展开广泛深入的合作。中心将于今年正式开展国际培训活动,通过运用教科文组织精心编制的教材和教学方法,为亚太地区培养一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门人才,使他们既熟悉《公约》,又了解国家、区域和国际等不同层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目前,亚太中心已初步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民族大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并将与相关机构和地方商建培训、研究、交流、传习基地,宣传制作中心、非遗频道(节目)、非遗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