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一词对于知识产权行业的同仁来说必然早已烂熟于心,我国专利法也在1984年便已确立并与1985年实施,然而知识产权对于人民大众来说仍然是属于“偏门”词,知识产权中的专利对于他们来说更是遥不可及,并大多数认为专利是科学家们才需要知道的东西,导致了人民大众甚至是中小企业对专利知之甚少。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增长的重心从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化,我国开始大力推动知识产权行业的发展,高新企业的认证以及《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颁布都说明了这一点。国内的专利代理所也如同雨后春笋一般涌现,此时中小企业和人民大众也开始意识到专利的重要性并开始尝试着接触和学习。这时候,问题就出现了!专利行业中存在很多专有的名词,虽然《专利法》和《专利法实施细则》等相关书籍中都对专利行业的专有名词进行解释,然而对于从未接触过专利的客户来说,显然是无法抽出大量的时间去理解这些名词的含义的,因此往往需要专利代理所的工作人员跟这些客户进行耐心的讲解,并务必让客户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专利。
下面我们来模拟一个场景。有个客户向代理人咨询:“什么是优先权日?”代理人回答:“优先权日是对应于专利(发明或实用新型)申请过程中的要求优先权的日期。优先权分为外国优先权和本国优先权两种类型。外国优先权指专利申请人就一项发明在一个缔约国提出申请专利后,在规定时间内又向其他缔约国提出申请时,申请人有权要求以第一次提出的日期作为后一个提出申请的申请日期的权利。提出这一申请的日期要求,称为优先权日。”这位代理人回答得非常专业,也非常准确,但是客户真的能够很好地理解吗?也许对于受过良好教育并对法律知识有所涉猎的客户可以很快明白优先权日的概念,但是我们大多时候面对的客户却是一个接收过普通教育,并且对法律和专利一无所知的人,当这位客户听到代理人这个回答时,他接下来很可能会产生更多的疑问:“什么叫缔约国?规定时间是什么,谁规定的啊?怎么样才算第一次提出?怎么理解‘以第一次提出的日期作为后一个提出申请的申请日期’……”此时,代理人又需要为客户解答更多的问题,并且很可能出现,当代理人给客户解释了后面的疑问时,客户会忘记了前面的疑问的答案是什么,这种情况在我们代理所的工作人员接待客户时真是屡见不鲜。这不仅使得客户对我们的工作产生怀疑,甚至可能因此失去该客户。那么,在平时工作中,我们该如何向客户谈论“专利”才能使得客户迅速理解,并与我们做更好的进一步交流呢?下面先让我为大家讲一个故事。
你(发明人)生活在一位领主(专利局)所拥有的领土上。你知道公民A在这块领土上拥有属于自己的领地(现有技术或专利),A的领地是领主授予的。A在他的领地上种植了很多蔬果,并因此获得很大的收益,你非常羡慕。某日,你在A的领地上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A的领地中有一块区域B的蔬果收成非常差(发现技术缺陷),A对此也非常疑惑,但他找不出原因。你感到很好奇,并决定找到原因和解决办法。通过克服重重困难,你终于解决了这个难题,你发现那块区域B下面埋有矿产(有益效果),因此区域B蔬果才收成不好。研究出来的成果让你非常高兴,你希望自己可以去区域B进行采矿,于是你找到了专业人士(专利代理人)帮你向领主提交申请(专利申请)。专业人士将申请书提交给领主后,领主事务繁忙,不可能事事都自己操心。领主有个助手,叫审查员,领主便让审查员帮忙审核你的申请。审查员在审核你的申请时,将重点查看你的申请是否有价值,并分别从三个标准(专利三性,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出发来对你的申请进行评价(审核阶段,包括初审阶段和实审阶段)。最后,审查员认为你的申请时有价值的、合理的,于是告知领主。领主很高兴,认为你为他的领土作出了贡献,于是将区域B授予给你(专利授权),只要你每年给领主缴纳土地费用(年费)即可。然而领主认为你也不能永久占用着区域B啊,于是给你设立了一个期限(专利有效期),是20年,在这20年内,区域B就是你的私人领地啦。你为此非常高兴,感恩戴德地回去经营你的区域B,并从中获取收益。
读了上面的故事,我想即便是从未接触过专利的人也可以大致了解发明人、专利局、专利代理人、专利三性等等专有名词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了。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来对比较复杂的、抽象的概念进行比喻说明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例如教师在课室里给学生们上课时就经常用到,那么我们是否也可以考虑将这种方式应用到一些新客户上呢?尤其是那些对专利一无所知的客户向我们进行咨询时,也许我们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向客户介绍“专利”这件事。也许有读者会想到,这样给客户解释专利,会不会显得我们不够专业呢?我认为,恰恰相反。只有对“专利”理解足够透彻的代理人,才能通过一个通俗易懂的方式来阐述“专利”,使得外行人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接触并理解内行的东西。当然,在通过讲故事来讲“专利”之后,我们可以再用专业的术语来介绍“专利”,想必通过这样由浅入深的方式来向客户灌输“专利”的概念,可以事半功倍,我们代理所的工作自然也能给客户带来更加良好的体验。
在为人民大众或中小企业等对“专利”不甚了解的客户介绍“专利”时,我们不妨尝试通过更加通俗易懂、富有趣味的讲故事的方式来讲“专利”,让客户可以从浅显的故事来了解晦涩的专有名词,使得我们与客户之间的交流更加顺畅,更加富有效率。
以上是笔者通过在日常工作中细心观察并总结与客户的交流经验得出的,简略探讨跟不懂专利的客户谈“专利”的方法,其中肯定有认识不妥或不成熟之处,还请业界同仁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