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alen Attorneys at Law
   
上一期 | 总第484期(2014.09.13-2014.09.19)
 
 
 
 
 
 
 
  当前位置:首页 法眼观察 正文
     
 
 
腾讯诉奇虎360“扣扣保镖”案件案例评析
文/ 北京市集佳律师事务所 张亚洲
 

  2014年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就腾讯诉奇虎360利用“扣扣保镖”破坏QQ软件安全性、完整性,且虚构事实诋毁QQ商品声誉、诋毁腾讯商业信誉等构成不正当竞争案件依法做出终审判决,自此广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3Q大战告一段落。笔者作为腾讯的代理律师,就本案涉及的若干法律问题做如下评析。

  一、本案概要

  2010年10月29日,奇虎360在自己的官方网站上发表了《360推“扣扣保镖”:保护隐私让QQ安全快速更好用》的文章,该文诋毁“QQ偷窥用户的隐私”,进而该文进一步说明“360扣扣保镖提供了阻止QQ查看用户隐私文件的功能,开启这个隐私功能后,就能自动阻止QQ聊天程序对电脑硬盘隐私文件的强制扫描查看”,该文发表后一时间使得广大QQ用户陷入恐慌。2010年11月1日,奇虎360通过360官方网站、通过360其他软件推广,通过其他网站(新浪网、太平洋网、华军网、ZOL)发布了扣扣保镖,仅仅72小时用户量就突破千万,根据网易的报道显示当时扣扣保镖用户已经突破2000万。

  一旦QQ用户安装扣扣保镖,无须进行任何操作动作,扣扣保镖就会自动对QQ进行自动体检,且运用打分机制给QQ仅评出4分分值,并且警示用户“QQ存在严重的健康问题”,另外警示用户“QQ存在3个危险项目”,分别是:(1)用户电脑没有安装360安全卫士,(2)升级QQ安全中心,(3)阻止QQ扫描我的文件,并警示用户有31个项目需要进行优化等。由于个人隐私和网络安全是社会大众非常关心的敏感性问题,而奇虎360正好利用这两个点,对QQ进行诋毁和攻击,奇虎360通过发布虚构言论将QQ描绘成会偷窥、泄露用户个人隐私,QQ存在严重的健康问题等,在以上虚伪事实的恐吓之下,奇虎360趁机利用扣扣保镖诱导用户点击扣扣保镖上的“一键修复”对QQ的增值服务和应用入口插件,广告和新闻资讯服务项目进行了删除、屏蔽。经过一键修复,扣扣保镖通过“帮QQ加速”功能将QQ的11个增值服务功能予以禁用,另外诱导用户将QQ的20个增值功能以手动方式进行禁用。

  2012年4月14日,腾讯以奇虎360利用“扣扣保镖”破坏QQ软件安全性、完整性,且虚构事实诋毁QQ商品声誉、腾讯商业信誉等构成不正当竞争为由,向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同时请求判赔1.5亿元。2013年3月28日,广东高院依法做出一审判决,认定奇虎360利用“扣扣保镖”破坏了QQ软件的安全性、完整性,且使用虚构事实诋毁了QQ商品声誉和腾讯的商业信誉,进而依据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和第十四条等规定认定奇虎360的上述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判决奇虎360向腾讯支付赔偿金500万元。奇虎360不服上述判决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最高人民法院组成了五人合议庭,合议庭法官分别为大法官奚晓明(副院长),知识产权庭庭长孔祥俊、知识产权副庭长王闯、知识产权庭王艳芳法官和知识产权庭朱理法官,本案二审经过二次庭审,于2014年2月24日依法做出驳回奇虎360上诉,维持原审判决的终审判决。

  二、案例评析

  1、关于互联网行业内以“免费平台+增值服务”这种商业模式的认识。从目前互联网行业发展状况来看,“免费+广告或增值服务”已经是互联网行业普遍采用的商业模式,且从长远看,这种模式不仅符合互联网用户的利益,也有利于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案的奇虎360也是以向互联网用户免费提供安全软件,同时借助360安全卫士、360杀毒软件等产品推介其360浏览器服务,并在这些平台产品上投放广告、提供新闻弹窗服务及设置其他产品和应用入口、开展增值服务等。事实上广告、增值服务本身并不是禁忌,考虑到目前大部分互联网服务提供者都是依托于广告、增值服务而获得盈利的,如门户网站新浪、搜索引擎百度、视频网站优酷等等,如果不允许上述公司在提供互联网服务时,通过向互联网用户提供广告、增值服务获得收入,那这些互联网公司都将无法生存发展,其结果必然不仅是用户无法免费享用查看新闻资讯、搜索信息、在线看视频节目等等娱乐服务,更严重的危害是,整个互联网行业的持续发展也遭到扼杀。所以,如果不保护“免费+广告及增值服务”的商业模式,才是真正危害用户利益和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就本案而言QQ平台上的免费服务和增值服务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的。正如一审判决所说,一旦增值服务、广告业务被破坏,腾讯流失掉交易机会,丧失盈利能力,则免费的即时通讯服务也将无以为继。相反,QQ平台上的增值和广告业务发展的越好,企业资金越充裕,则提供给用户的免费的即时通讯服务也将越优质和越持久。腾讯13年的发展史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免费平台+增值服务”这种商业模式这个商业模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打破任何一个方面,都将危及互联网企业基本的生存发展权,也将致使互联网企业无法给用户提供更持久、更优质的服务。

  2、奇虎360通过诱导QQ用户使用扣扣保镖来破坏QQ软件及其服务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构成不正当竞争。根据本案查明事实所示,扣扣保镖中预设了“给QQ体检”、“帮QQ加速”、“清QQ垃圾”、“去QQ广告”、“杀QQ木马”、“保QQ安全”和“隐私保护”等七大功能模块,用户一旦在安装了QQ软件的电脑上安装运行扣扣保镖,该软件就会自动对QQ进行“体检”,体检打分的结果仅为4分,并提醒用户“QQ存在着严重的健康问题”。扣扣保镖的初始界面即“给QQ体检”的功能界面采用打分机制和诱导性语言,不仅将QQ的安全中心和安全扫描功能描述为“危险项目”,还将QQ平台上的广告、资讯及插件功能均提示为问题项目,“建议立即修复”,诱导用户对QQ的功能和安全产生恐慌和不信任感。对于不具备专业软件知识的普通用户而言,在被一款宣称为安全软件的扣扣保镖提示所使用的QQ不健康后,一般都会选择使用该软件推荐的“一键修复”,或者单独选择“帮QQ加速”、“去QQ广告”、“杀QQ木马”,以实现所谓的QQ的“健康”运行。而在用户点击“一键修复”,产生了过滤、屏蔽广告和插件,并禁用QQ安全中心功能和安全扫描功能之后,体检得分就达到了100分,这显示奇虎360恐吓、诱导用户使用“一键修复”功能的目的并不是查杀病毒、木马而增强QQ软件的安全性,而是诱使用户破坏QQ相关产品服务和功能。另外奇虎360在公开言论中也承认开发扣扣保镖的目的就是冲击腾讯的商业模式,这也明显地体现了开发扣扣保镖这款软件的主观恶意。除此之外,扣扣保镖中还预埋了四种破坏QQ的隐藏功能,尽管最终未开启使用,但假如这些隐藏功能一旦开启,则完全可以实现阻止QQ进行正常的升级和更新,劫持QQ的浏览器,备份QQ功能,窃取QQ用户的资料。

  3、扣扣保镖软件在“给QQ体检”功能界面、“隐私保护”功能界面中多处使用贬损QQ功能和服务的语言和描述,损害了腾讯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构成了对腾讯的商业诋毁。QQ体检功能界面、隐私保护功能界面中,明示或暗示的商业诋毁表述主要包括:(1)“体检得分4分,QQ存在严重的健康问题”;(2)“共检查了40项、其中31项有问题,建议立即修复”;(3)“QQ扫描我的文件”是“危险项目”,提示用户“阻止”;(4)“QQ安全中心”是“危险项目”,提示用户“升级”;(5)“为避免隐私泄露,您可以禁止QQ扫描您的文件”。同时在扣扣保镖这款产品介绍中,也存在“扣扣保镖提供了阻止QQ查看用户隐私文件”的功能这样的宣传用语。“QQ存在严重的健康问题”、“QQ安全中心”是“危险项目”,这样的表述完全属于虚伪事实的恶意诋毁,并且会给用户造成十分强烈的不安全感受,其后果必然导致用户对QQ产品信任度下降,对QQ安全性产生担忧和恐慌,对QQ产品和服务产生怀疑和负面评价。“为避免隐私泄露,您可以禁止QQ扫描您的文件”更是毫无根据地捏造“QQ扫描用户隐私”的虚伪事实,使用户产生QQ偷窥用户隐私的负面印象,这必将对腾讯的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造成极大的损害。结合以上事实,可以看到奇虎360的言论已经严重超出了其自称的中性、客观的描述QQ软件的运行状态,其明显是在捏造、散布虚伪事实,对腾讯进行恶意攻击和诋毁。

  综上所述,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和第十四条认定奇虎360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对于厘清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大有裨益,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互联网企业高度关注此案的原因。另外一旦规范了互联网企业的有序竞争,也会使得广大的互联网产品用户得到更多的利益,因而从这个角度讲本案的裁判在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的确具有里程碑的意义。